新竹芋頭產于定安縣新竹鎮而得名,因其煮熟后甘甜又有香味,吃后滿嘴留香,故當地人又稱之為“香芋”。其淀粉含量高,食用起來沙又香,味美可口,深受消費者喜愛。
歷史由來
芋頭在定安縣新竹地區種植有近百年歷史,如今種植芋頭是海南定安新竹鎮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渠道,已經形成一個產業,在省內外有廣泛的市場。2013年從廣東引進新品種后,政府大力推廣引導農戶種植,截至2015年全鎮共種植3600多畝。
形態特征
新竹芋頭為多年生塊莖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葉片盾形,葉柄長而肥大,綠色或紫紅色;植株基部形成短縮莖,逐漸累積養分肥大成肉質球莖,稱為“芋頭”或“母芋”,球形、卵形、橢圓形或塊狀等。
品種分類
新竹芋頭主要品種以潮州香芋與檳榔香芋為主。
1.潮州香芋
潮州香芋屬于香芋的一個品種,食用部分球狀塊根,外觀似小土豆,直徑一般2~4厘米,表皮黃褐色,其肉似薯類,但味道好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余味不盡。
2.檳榔香芋
檳榔香芋形似橢圓,該品種外皮粗糙,剖而觀之,內呈檳榔紋,故又名“檳榔芋”。每年驚蟄、春分時節開始種植,霜降時即可收獲,每株有唯一的母芋及大小不等的小芋。檳榔香芋的淀粉含量頗高,肉質細膩,具有特殊的風味。
風味特色
新竹香芋的食用部分球狀塊根,外觀似小土豆,直徑一般2~4厘米,表皮黃褐色,其肉似薯類,但味道好似板栗,甘而芳香,食后余味不盡。
營養價值
香芋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曾被人為蔬菜之王。據測定,每百克鮮香芋,含蛋白質5.15克,脂肪0.28克,碳水化合物12.71克,鈣170毫克,磷80毫克。其蛋白質含量為山藥的2.1倍。食之有散積理氣、解毒補脾、清熱鎮咳之藥效。香芋烹煮方法種,燒、炒、燉皆可,用其與雞肉、豬肉一起燉、燒,其味香而不膩,酥而不爛。歷來是逢年過節、喜慶筵席上必備的上乘菜肴。
功效作用
香芋有散積理氣、解毒補脾、清熱鎮咳之藥效。香芋含有較多的粗蛋白、淀粉、聚糖(粘液質)、粗纖維和糖,蛋白質的含量比一般的其它高蛋白植物如大豆之類都要高。香芋塊根肉質細膩,味清香,常供筵席食用,一般與肥雞一起煮做成“紅燒香芋雞”或作冷盆菜底。香芋中的聚糖能增強人體的免疫機制,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長期食用能解毒、滋補身體。
食用禁忌
1、芋頭的黏液中含有一種復雜的化合物,遇熱能被分解,這種物質對機體有治療作用,但對皮膚黏膜有強的刺激,因此在剝洗芋頭時,手部皮膚會發癢,在火上烤一烤就可緩解,所以剝洗芋頭時最好戴上手套。
2、芋頭烹調時一定要烹熟,否則其中的黏液會刺激咽喉。
相關閱讀:儋州香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