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苗族銀飾是苗族專有的藝術形態,是海南省苗族同胞最喜愛的傳統飾物,主要用于婦女的裝飾,其多樣的品種、奇美的造型與精巧的工藝,不僅向人們呈現了一個瑰麗多彩的藝術世界,而且也展示出苗族豐富內涵的精...
海南黃花梨
基本介紹 海南黃花梨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黃花梨木與紫檀木、...
黎族筒裙
基本介紹 黎族筒裙是黎族婦女最喜愛的服裝,與黎族雙面繡同樣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由于裙頭裙腳同樣寬窄,無褶無縫,狀似布筒,故名筒裙。每當喜慶節日,黎族姑娘身穿筒裙,襯以彩色頭巾和繡邊襟上衣,載歌載舞。 ...
黎族鼻簫
基本介紹 黎族鼻簫,黎語稱雖勞、屯卡、圓哈,與普通的樂器簫有所不同,一般使用鼻子來吹奏,是黎族富有特色的邊棱氣鳴樂器,歷史久遠,十分獨特。 歷史由來 黎族鼻簫歷史久遠,一千多年前已在我國海南島民間流傳...
珊瑚盆景
基本介紹 珊瑚盆景是用產于熱帶海洋的海中奇葩、人稱“海石花”的海底奇特生物珊瑚制成。珊瑚在海中天然生成,奇形怪狀,白的勝雪、紅的如血、綠似翡翠、黃色類金,其中以紅色(紅珊瑚)為上等品,經過工匠們的挑選...
文昌木屐
基本介紹 木屐,簡稱屐,是一種兩齒木底鞋,因走起來路來吱吱作響而得名。海南省著名僑鄉文昌市素有穿木屐的習慣,尤其是在建國前,木屐更為盛行。建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雖然逐漸被布鞋、皮鞋、塑料鞋取...
黎錦雙面繡
基本介紹 雙面繡屬黎錦的一個品種,是白沙縣黎族人民兩面加工的彩繡。黎族織女利用雙面繡正反融情于色,借色寄情,用色彩來暗示理性內容,即以客觀的圖案色彩,來揭示主觀的感情色彩,利用色彩跳躍與線條變換,從而...
蝶翅畫
基本介紹 海南蝶翅畫(也稱蝴蝶畫),是以蝴蝶翅膀為主要材料,利用其獨特的花紋,采用特殊工藝拼貼成的有油畫、國畫、水粉畫效果的工藝畫。該畫純手工制作,原料珍貴,是高檔藝術品,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大安剪紙
基本介紹 大安剪紙別名樂東黎族剪紙,因產于海南樂東縣大安鎮而得名,大安剪紙反映了黎族群眾的現實生活以及與當地百姓勞動、生活休戚與共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大安鎮在1996年11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
南漢草席
南漢草席是海南瓊海市泮水鎮南漢村的傳統手工藝品,其以美觀大方、涼爽舒適、結實耐用而聞名于世。 南漢草席的由來 自古以來,編織草席是該村村民的主要副業收入。該村編織草席所用的草,俗稱“觀草”,人工種植于...
黃花梨手串
基本介紹 海南黃花梨手串,精選海南島吊羅山或昌江霸王嶺的海南黃花梨木料,通過精致的工藝技術打造而成,對玩家來說,美麗木質花紋的海南黃花梨手串魅力無窮。 歷史由來 《瓊州志》云:“花梨木產崖州、昌化、陵...
海南降真香
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雞骨,因其結疤較多,形似馬眼,又被稱為“馬眼木”,它是一種多年生的木質藤本植物受傷后分泌油脂修復傷口所結的香料,其藤宋代叫吉鉤藤亦名烏理藤、美龍藤,海南黎語呼之為藤.宗關、苗族稱其...
海南牛角雕
基本介紹 海南牛角雕是采用海南的黃牛角和水牛角雕刻、拼接而成,主要以動物造型為長,其中海魚、鷹、孔雀等造型氣韻生動,為海南的一絕。海南牛角雕曲線優美,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深受國內外游客的喜愛。 歷史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