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沉香,又稱瓊脂、沉水香或水沉香,古時稱為崖香或沈香,是特有樹種白木香樹脂液歷經百年沉積凝結成香的自然奇觀,堪稱香木“舍利”,既是珍貴藥材又是極品香料,自古以來享有盛譽,被公認為眾香翹楚。 海南沉香...
- 工藝禮品
黎族木棉織錦
基本介紹 黎族木棉織錦可以說是黎錦的一個獨特分類,黎族同胞用海南本地木棉的棉絮織就而成,是海南在經歷“無紡布時代”、“麻紡時代”之后的又一個特殊階段的珍貴技藝。 海南省內其他地區用木棉作為原材料紡線織...
黎族織錦
基本介紹 黎族織錦簡稱黎錦,是利用海島棉或木棉為原料進行紡線的工藝品,多用于黎族婦女常穿的筒裙、搖兜等生活用品,其悠久的歷史,精美的做工,讓黎錦深受人們的喜愛,是中國紡織藝術史上的活化石。2009年1...
會文佛珠
基本介紹 海南文昌會文佛珠是一種名為紅藤子的植物手工制作而成,因為原料好,制作出的佛珠很受國內市場認可,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其以星月菩提佛珠最為出名,其產品遠銷日本、新加坡、北京、廣州、...
海南珍珠項鏈
基本介紹 海南珍珠項鏈是用珍珠制成的飾品,即將珍珠鉆孔后用線串在一起,佩戴于項間的一種工藝禮品。隨著近年來海南國際旅游島品牌價值的提升,珍珠項鏈已經成為海南本土最富有特色的代表性產品,也成為廣大游客與...
水晶吊墜
基本介紹 海南水晶主要產地在中國海南省屯昌縣。該縣的羊角嶺水晶礦量豐質優,純凈瑩潤。近年海南引進了國外加工設備,將優質天然水晶加工成多種多樣的項鏈、手鏈、胸飾、耳墜、眼鏡等水晶工藝品,遠銷海內外。 水...
臨高木偶
基本介紹 臨高木偶一般由樟木雕刻而成,其制作,形象逼真,雕琢精細,在臨高縣博物館,收藏有一組12件套的清代康熙年款的臨高人偶戲木偶,形象逼真,雕琢精細,彰顯著臨高人民數百年來對于藝術的無限想象力。 歷...
海南東坡笠
基本介紹 東坡笠是海南民間傳統遮陽帽,采用竹篾精工編織而成。形狀為圓形尖頂,戴上它能有效阻擋烈日和大雨,2014年,東坡笠入選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南省文體廳2014年11月13日公布了海南省...
潭門硨磲
基本介紹 潭門硨磲是一種大型海產雙殼類軟體動物,形如蚌蛤,殼大而厚,殼上有形如車輪的溝紋,因而又叫車渠,是琢磨海南貝殼工藝品玉器的優良材料,由古至今,人們利用車渠的外殼制造出許多精美的飾品以及大型雕刻...
海南珍珠粉
基本介紹 海南珍珠粉采用海南珍珠為原材料,經過物理方法或氣體膨脹技術磨成粉并經過科學方法加工而成,其特點是不加入任何其它物質,不破壞任何物質,保持了珍珠的所有營養成分,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是現代人喜愛的...
海南苗族銀飾
基本介紹 苗族銀飾是苗族專有的藝術形態,是海南省苗族同胞最喜愛的傳統飾物,主要用于婦女的裝飾,其多樣的品種、奇美的造型與精巧的工藝,不僅向人們呈現了一個瑰麗多彩的藝術世界,而且也展示出苗族豐富內涵的精...
海南黃花梨
基本介紹 海南黃花梨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原產地中國海南島吊羅山尖峰嶺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多生長在吊羅山海拔100米左右陽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緩慢、木質堅實、花紋漂亮,黃花梨木與紫檀木、...
黎族筒裙
基本介紹 黎族筒裙是黎族婦女最喜愛的服裝,與黎族雙面繡同樣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由于裙頭裙腳同樣寬窄,無褶無縫,狀似布筒,故名筒裙。每當喜慶節日,黎族姑娘身穿筒裙,襯以彩色頭巾和繡邊襟上衣,載歌載舞。 ...
黎族鼻簫
基本介紹 黎族鼻簫,黎語稱雖勞、屯卡、圓哈,與普通的樂器簫有所不同,一般使用鼻子來吹奏,是黎族富有特色的邊棱氣鳴樂器,歷史久遠,十分獨特。 歷史由來 黎族鼻簫歷史久遠,一千多年前已在我國海南島民間流傳...
珊瑚盆景
基本介紹 珊瑚盆景是用產于熱帶海洋的海中奇葩、人稱“海石花”的海底奇特生物珊瑚制成。珊瑚在海中天然生成,奇形怪狀,白的勝雪、紅的如血、綠似翡翠、黃色類金,其中以紅色(紅珊瑚)為上等品,經過工匠們的挑選...